我院研究生在全国第二届“汉教英雄会”斩获佳绩

发布者:刘明东发布时间:2018-07-03浏览次数:390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第二届“汉教英雄会”夏令营暨2018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交流大会于6月19日-29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五大片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经过预赛选送的48所高校59名中外选手齐聚首都,同场竞技。我校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柯然和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何浩德(喀麦隆),在为期10天3段6轮比赛中奋勇拼搏,出色发挥,双双荣获中国和外国学生组季军。这是江浙沪片区获得通关令牌的中研、外研选手在本届比赛中取得的最佳战绩,我校也成为本届比赛中外学生同时进入决赛并获奖的两所高校之一。

本届英雄会赛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校两位选手不畏强手、稳扎稳打。在60进32淘汰赛中,“文化研修”和“无组织首脑会谈”两项任务总分排名前30的选手直接晋级,排名31-40的选手通过“复活赛”争夺两个晋级名额。王柯然同学抽到的题目是“共享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身为队长的他要带领其他4名队员在10个小时内完成研修方案设计、街头采访、文化研修总结、文化研修评估和15分钟的视频作品等多项任务;何浩德同学抽到的题目是“中国传统商业的变迁”,作为记者的他要在4个小时内到王府井、城市街头完成对7个人的采访任务。高温酷暑之下,两名同学都出色地完成文化研修任务。


在无组织首脑会谈比赛环节,王柯然围绕“从在线教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这一主题发表见解,他仪态大方、观点鲜明、陈述精辟得到专家的肯定;何浩德围绕“严师出高徒”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学习经验,从“严格”、“严厉”、“严谨”三个方面论述“严格出高徒”有一定的道理,并指出严师要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严而有格,得到专家的好评。凭借上述两项任务中的出色发挥,王柯然直接晋级全国30强,何浩德征战复活赛,争夺仅有的1个外研复活名额。

复活赛由“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和“环球网”负责,比赛题目为“高速发展下的中国”。何浩德同学以“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为切入点展开主题演讲并高歌一首“天堂”点题;在文化问答环节中,他精妙睿智的回答折服了评委并强势复活。“环球时报—环球网”以“汉教英雄会,喀麦隆小伙成功复活”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32进12的比赛中,晋级选手分4组展开激烈辩论,争夺12强席位。辩论分为“汉教青年说”和“唇枪舌战”两个环节。王柯然的辩题为“网络使人亲近”,他观点鲜明、攻辩犀利、论述精彩赢得阵阵掌声,以总分第一晋级决赛。何浩德的辩题为“结果重于过程”,他思维缜密、表述流畅、以柔克刚,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经过激烈的辩论,我校两名选手成功晋级全国12强。

半决赛为“微剧场”和“谁能站到底”两个环节的知识问答和抢答。王柯然以“长绸舞”来诠释“一带一路”,何浩德巧妙结合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诠释“科举制度”,两人的阐释和演绎精彩纷呈,动人心弦,成为本届“汉教英雄会”舞台上最耀眼的“英雄”。两名研究生同学的指导老师刘春光博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汉教英雄会”既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展现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大舞台,也是展现全国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交流平台。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对本届比赛给予高度重视,选派比赛指导经验丰富的刘春光老师组建指导小组,从文化知识、才艺表演、演讲辩论、课堂设计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对选手进行全方位培训和精心“雕琢”。在10天强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我校两名研究生不惧挑战,勇创佳绩,在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时,将“上海师范大学”这张名片闪亮地推向全国。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长期以来依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优势,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和跨语言文化沟通理解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研究生“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人才结构。

据悉,本届比赛全程实况录像将在中国教育频道播出。


(供稿、摄影:对外汉语学院)